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表明個人養老金時代正式開啟了!
國家推出個人養老金制度,對個人養老有什么好處?個人養老金投不投?個人養老金是什么?接下來我會逐一分析。
一、個人養老金是什么?
先來看個人養老金的具體內容,我列了一張表,如下:

顧名思義就是社保之外,再單獨開個專屬于個人為養老投資的賬戶,繳費完全由個人承擔,通過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等金融產品,建立起個人養老金,用來到退休多一個養老金的補充。
從個人角度來講,個人養老金換個名字就是”長期強制儲蓄“,如果參保,每年或每月定期往賬戶里轉入一筆錢,然后選擇自己偏好的產品類型進行投資,但是這筆錢不能自由支取。
二、個人養老金有什么好處?
這份《意見》的出臺,涉及的對象并不是所有人,而是已經繳納社保的人。可以說是國家為已繳社保的人增加了一份“保障”,等老了后在領取養老金時多一份養老金來源。
每個人尋求養老保障的途徑有很多,比如存錢、買房、買基金、社保、買商業保險等。最怕的是,有的人對自己的老年生活沒有準備,現在國家提供了一個自己強制自己儲蓄的渠道。
另外,還有稅收上的減免。這邊我重點說一下稅收優惠。
如果個人養老金參考美國的401K的「稅延機制」來設計的話,每個月交的錢可以在稅前收入里頭抵扣,等到退休領取的時候才需要扣稅。相當于這些暫時不用交的個稅,可以先幫我們賺個幾十年的收益。
雖說我們晚交的那點稅,就算有幾十年的復利也不見得能帶來很多收益。但對于高收入群體來說,45%的邊際稅率,會產生很大的差別。
舉個例子,每年的應稅所得是200萬的話,有104萬的稅率是45%,即要繳納46.8萬的個稅。如果這46.8萬的稅暫時不交而是拿來投資的話,20年下來就算年化只有5%,也可以多賺到77萬。
當然,實際上不一定會有這么高的稅延額度,不過稅收優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大家的參保意愿。
關于投資方向方面,個人可以自主選擇金融產品。目前已經推出的有這些——

值得一提的是,保險和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以穩健為主,不過養老目標基金里頭既有中低風險的,也有股票占比高達60%~80%的產品。
盡管購買個人養老金需要承擔一定的收益風險,但產品本身的安全系數較高,由國家實行強監管,不會發生非法集資、卷款跑路這類事件。
而且每年12000元的繳費上限,避免了高收入人群通過繳納較高的個人養老金來減更多的稅,有利于維護公平。
三、個人養老金投不投?
這還真不是簡單一句話買或不買的事。根據它的優缺點有人適合買,有人不適合買。下面我具體講講,你瞅瞅就能對號入座了。
目前的最直接的好處是可以減少當期個人所得稅繳納,但它不能提前支取,流動性有限制。流動性的限制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就因人而異了。
如果你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看好權益市場的長期收益,希望強制管住手,可以考慮參加個人養老金賬戶;如果你日常就有強制儲蓄的習慣,錢存在哪個賬戶其實沒什么差異。
個人認為,個人養老金專屬賬戶的建立,確實有助于強制儲蓄,但每年12000的額度對于高收入人群來說,未來養老拿到的錢杯水車薪。對于收入一般的人,本身稅率就少,稅收優惠政策的吸引力不足。而且最終的收益雖然大概率比較穩健,但不確定因素還是很多。
以上就是個人養老金投不投,國家推出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全部內容。若有疑問,可在線咨詢胖墩墩保險網專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