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未富先老、未備先老”,買什么養老保險,怎么買最劃算是很多人思考的問題。年輕的時候沒有做好準備,年紀大了才考慮是否買養老保險,有時候就真的晚了。目前,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險分為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部分,是由各級社保部門來負責辦理和管理的,屬于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范疇。
那么養老保險怎么買最劃算?下面就給大家具體的介紹下。
一、養老保險從繳費基數看
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一般是由繳費比例×繳費基數來確定繳費錢數。
其中,靈活就業人員和個體工商戶買保險一般是按20%繳納,一部分放統籌基金,一部分個人賬戶;在職員工的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一般是個人8%、單位16%。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在職員工,單位負責繳納的20%部分會放入統籌基金,而個人承擔的8%將全部存儲在個人的養老金賬戶中。
另外,繳費基數上下限是以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來確定,如果低于60%,按照60%繳費;如果高于300%,按照300%繳費。由于社會平均工資在不斷增長,因此繳費基數上下限也在不斷增長。
目前全國各地的最低繳費基數一般在3000~4000元之間,按照20%比例計算每月需要繳600~800元,一年就是高達7200元到9600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個人繳費,另一個是政府補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每年繳費一次,分十二個繳費檔次,從200元到3000元。
國家要求各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一般不能超過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水平。其實,言外之意就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應對收入水平較低的參保人群。
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檔次是每年200元,國家對于低保家庭是免費代繳個人部分。個人繳費之外,還會有國家補貼,比如按100元檔次繳費,國家就會補貼30元。
兩種養老保險繳費錢數差異很大,自然待遇也有所差距。反正基本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二、養老保險從養老金領取來看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主要分成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主要跟社會平均工資和個人賬戶錢數相掛鉤。
一般最低都可以領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個人賬戶也能積攢個三四萬元。現在退休后養老金最少可以領取八九百元,當然也有養老金較高的群體,每月能拿到六七千元。退休以后,職工養老金待遇還會年年增長,目前職工平均養老金待遇水平已經達到了3000元左右。
至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也是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基礎養老金是國家全額補貼的養老金待遇,目前全國最低水平只有88元每月,各地方政府可以提升有關待遇標準,目前全國普遍在100~170元之間。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繳納的全部錢數、政府補貼的錢數以及結余利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大的特點是個人繳費的全部金額會進入個人賬戶,能保證不虧本,而職工養老保險一般只有繳費基數的8%進入個人賬戶。可是,如果自己繳費錢數少,個人賬戶也積攢不了多少錢。
所以,個人參保從劃算的角度講,肯定是參加職工養老保險最劃算,畢竟大家的目標是為了應對老年后風險,肯定是養老金越高越好。
綜上所述,養老保險怎么買最劃算,還是要取決于個人對養老金的個人認知、經濟情況和個人打算在有能力的前提下,盡量選擇高檔的繳費比較理想,就當長期高息存款了。經濟條件不好的,也要克服困難,至少按最低標準繳費。如果您想了解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可以免費咨詢胖墩墩保險網專業顧問。